2007年8月23日 星期四

英語與國際觀

某幼教年青工作者提到:明文規定幼稚園不可以有英語的單科教學(目前可能暫時無法連結) ,但「橋歸橋、路歸路」,很多幼稚園不論有無掛雙語「招牌」,只要勢之所趨大家認為有需要,為了生存競爭這道學費少有幼稚園不想賺。

但學英語並非絕對必要,很多小孩回到家裡,郤因缺乏說話對手,沒有使用英語的環境,到頭來只認識abc而己。如同母語教育,若父母都不大講了,又要如何求兒女去說,並通過將來的「母語認證」?




至於英語好,就會有「國際觀」嗎?那是說會雨林、胡錦濤、雅典的英語拼音,就必然懂得比較多或更有深度則未必。這些東西平時隨手、眼見便可取得,比如報紙、雜誌或公視、發現、國家地理雜誌等頻道。差別在於有沒有人去注意或感受到而己。以自己的啟蒙經驗來說,那時在中學操場,西方的大肚山台地偶而會發現大又長的深色飛機,有時候連著好幾架由南朝北掠過遠方天際,才漸漸意識到那就是美國空軍的B52轟炸機,越戰不僅只是報紙、廣播或電視,而且真的己出現在目光所及之處。

其實許多新觀念多己翻、說成中文,依各人之所好,看了很多東西,想法自然就受到影響,但仍止於「瞎子摸象」的各自表述。從來就沒有標準定型的國際觀,至多只能多方比較出一個自己的看法,大家再拿出來比較並驗證出其中的謬誤。

文章若是由外文翻出來的,在語文轉換之中,便有了不同文化間認知的隔閡;再好的譯者轉換功夫,必有其中難以盡言之處,自以為是忠實地表達了原著,然不免在有意無意中加入個人己見。比較謹慎的會加註並附上原文,以免辭不達意;有的什麼都不加,連一個英(日)文都不見蹤影。

為更深入了解,有的人去找原文本來看,弄不清楚再對照中譯本,但由德、法等外文的英譯再中譯本又怎知是原作的100%轉換?故至多只能依其有疑義或必要性作選擇性的看讀,而很難看完整本。

追根究底,這是環境與文化差異的問題;所幸溝通是人人天生具有的本能,那天真移民到其他外語系國家比如說西班牙者,不多久為了生活,終被迫溶入而學會當地語言與習慣,會吃點虧是必然的,與有無國際觀或有否受到(高等)教育沒有絕對關連,佔不了多少便宜。

當升斗小民為生活而掙扎奮鬥時,「雨林、胡錦濤、雅典」與國際觀反成了可有可無的枝微末節;因覺需要而刺激出來的的求知動機,才是形成國際觀的驅力。

弱者受到教育的機會與資源本就天生受限,所以被看貶成「無知」,因為無知就要招來懲罰,只凸顯了知識「菁」英階級,自以為「全知」、懂得趨勢避凶的傲慢。無知者若因此受到懲罰,郤不以悲憫之心看待反而幸災樂禍的全知者,豈會有置身事外,不遭災禍波及而免於「兔死狗烹」的報應?

等同於母語,作為溝通與促進了解,英語己成了必備的便利工具,只要多看,久了那些英文就與各位熟識了。即使是片言隻字,溝通時逼急了加上比手劃腳,總好過呆若木雞的啞巴或假裝高深莫測。




是故可能的話,給孩子一個母語環境,有一天他們自然會懂得怎麼應用;若經濟許可,則給孩子找個不打混的雙語幼稚園,有一天孩子口中突然冒出句英語,就算是一句咒人的話,無論如何也是一項意外的驚喜。總之,學母語是使命,學英語則是求未來一個方便的基礎,但這一切還是不用揠苗助長的太勉強。

文章發表於:2006-03-1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